2017-4-3 16:20:34 點擊: 1128
一九八四年莊稼早已收割完/女兒躺在我懷里 睡得那么甜/今天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/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/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/孩子哭了一整天啊 鬧著要吃餅干/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里鉆/蹲在池塘邊上 給了自己兩拳
晚上,李健在《我是歌手》中,一首《父親寫的散文詩》唱哭了無數人,沒有華麗的辭藻,再簡單不過得語言,不緊不慢地緩緩唱來,卻喚醒了我們最原始的記憶,而每一個流淚的人的背后,都有些許自己關于父親的故事………
父親,幾乎從來就沒有說過關于過去的事。
仿佛,什么都不說,才符合一個父親的身份。
而我們一直這樣以為。
現在,突然發現,那個被我們定義為偉岸和堅強的存在………倏然以一個如此脆弱、心酸的身影穿越時光出現在我們的面前,在我們的胸口狠狠地敲了一拳。
關于父親的故事,似乎總是那么簡單、平凡,卻能觸碰到內心最柔軟的地方。這首《父親寫的散文詩》把一位父親的故事,上升到了每一位父親,把時光和故事鑲嵌進旋律中,唱進每一個聽者的內心深處,喚起了所有人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情感。
一九九四年/莊稼早已收割完/我的老母親去年離開了人間/兒子穿著白襯衫 跑進了校園/可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/想一想未來/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/那時的兒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漢/有個可愛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/但愿他們 不要活的如此艱難
時光流逝,我們在慢慢長大,父親也在不知不覺中老去。我們越來越不懂這個被歲月洗禮過的老人,無法理解他們的節儉,他們的生活方式。明明日子變好了,生活富裕了,可為什么這個男人還是不懂得享受生活。
“但愿他們 不要活的如此艱難”
你怎么會懂呢?
他們如此簡單而卑微的心愿…………
希望他們的孩子可以過的好,可以順遂,不會有苦難,不再經歷艱辛。
這份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,最簡單的人倫,最深重的責任感,最平凡的偉大。
被這個時代遺忘的那份父愛。
這是貧苦的一代人,也是偉大的一代人,他們扛起了一個時代的重任,用自己并不厚實的身軀擔起了對一個家的責任,他們也許不懂怎樣表達愛,可肩負生活重擔的他們卻傾其所有護持著自己的家,默默努力,不曾退縮。
自承了父親這個身份,孩子就變成了他們的全部。
龍應臺在《親愛的安德烈》中寫給自己的兒子:所謂父母,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即欣喜又悲傷,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。
這就一個父親的愛,沉默,悄無聲息,卻一直都在。
![]() |
|
![]() |